近日,“科学发展•成就辉煌”专题栏目在全国各大媒体设立以来,包括新华社、人民日报、中国新闻社、光明日报等媒体在内的多家媒体,对以伊利集团为代表的中国乳企进行了全面的客观报道。集中评述了中国乳业的发展现状,及成长过程中为提升产品质量的所付诸的切实行动。
10年来,中国乳业快速成长,乳品市场供应极大丰富,行业龙头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,不断推进行业进步,产业升级取得可喜成果。
全程监控 护航奶品质量提升
奶源建设、质量保证、标准化管理,中国乳业以“品质至上”的管理理念,开始了与国际品牌同台竞技的新阶段。
一辆运奶车驶出奶站,GPS系统自动开启,后台监控系统显示,这辆运奶车在乡间公路行驶25分钟之后开上国道,正在高速行驶……这是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料奶运送全程监控的写照。
目前,伊利覆盖全国的2000多辆运奶车,全部装上了GPS运输管理系统。该装置每10秒一次的照片反馈,将挤奶后铅封的原料奶置于严密的监控之下,原料奶可在24小时内送达工厂,并进行后续加工。
如今,伊利正致力于建设一个全新的封闭式管理系统。比如挤奶站,不但实现了自动化挤奶,奶牛在挤奶前先沐浴,关键环节还加装了监控摄像头,以确保所有作业流程严格按标准执行。
伊利针对乳品质量的管控,也代表了中国乳业近几年来以质量为生命线、加快转型升级的整体行动。业内人士称,目前国产乳制品、婴幼儿配方奶粉的质量安全状况为历史上的高水平,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。
近年来,在国内外乳品市场竞争加剧、消费不振的困境下,我国乳业仍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。据中国乳品工业协会提供的资料,2011年,全国乳制品工业总产值达2361.3亿元,与2007年相比增长77.7%,平均年增长率为15.5%;乳制品产量2387.5万吨,与2007年相比增长了33.6%,平均年增长率为8.45%;其中液体乳产量达2060.8万吨,与2007年相比增长了43%,平均年增长率为9.83%;固态乳制品产量达326.7万吨,与2007年相比增长32.8%,平均年增长率为7.45%,固态乳制品中,乳粉产量138.6万吨,比2009年增长24.1%。
据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介绍,通过近10年的快速发展,中国乳业加工技术装备先进、质量保障体系更加完善。
首先是乳制品工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大幅度提升。目前,大型骨干企业的技术装备、检验手段和能力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。
其次是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。乳品企业普遍建立并实施先进的管理体系,强化质量保障制度,对原料进厂、产品出厂实施批批检验,建立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等措施,产品质量明显提升。从有关部门和机构对产品监督抽查的结果看,合格率达到99%以上。
携手奶农 实现优质奶源牧场化
好牛奶须有好奶源。放心奶首先建立在原料奶的源头——奶源基地上。
在伊利的现代化牧场,记者看到牛的繁育状况、健康管理、原料奶收集都已经纳入了系统管理,信息化手段已经覆盖了牧场管理的全过程。
小奶牛刚一出生就会带上一个精致的耳环,这耳环相当于奶牛的身份证,通过电子耳环记录的信息,随时监控并确保奶牛的健康问题,以定制的科学配餐确保奶牛更优更好的产奶量。这种营养套餐,不但包括优质的牧草,还包括各种营养丰富的精饲料,以保证每头奶牛每餐的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3%。在伊利的内蒙古土默特左旗牧场,奶牛单产率突破了30公斤,而松岗牧场的奶牛单产率突破了31公斤。
伊利的产业发展目标明确提出“打造世界一流的奶源基地”,力争在2015年前,伊利公司的原料奶全部来自严格管理、科学养殖的现代化牧场;力争在2020年前,伊利原料奶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。
发展专业牧场、建设优质奶源基地,既是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,也是实施全产业链质量安全控制的必由之路。据悉,伊利将继续携手奶农共建规模化牧场,同时企业加大自建、参股牧场的建设,打造示范牧场。
另外,伊利还将加大对社会化家庭牧场的资金扶持、技术扶持,发展社会化家庭牧场。预计今年将投入12亿元用于奶源基地的建设与升级,从源头上保障产品品质。从2007年至2011年,伊利在奶源建设方面的投入累计达75亿元。截至目前,伊利在全国拥有的自建、在建及合作牧场共1300座,伊利奶源供应比例中集中化、规模化的养殖牧场达85%左右。
据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负责人介绍,2008年以来,我国政府连续出台产业政策,强化质量和标准化生产,对乳业实施了最严厉的整顿和监管措施。政府和企业都加强了对奶源基地的整顿和改革。例如,对全国的奶站进行清理整顿,实施许可证管理制度,关闭不符合要求的奶站;运奶车实施准运证制度。特别是乳制品企业在发展自有奶源上取得了显著成绩,一些大型骨干企业自有奶源的比例达到30%至40%,有的已经超过50%。一些婴幼儿乳粉生产企业在原料生产上实施“全产业链”管理,所用生鲜乳全部来源于自办牧场的高品质生乳。
随着奶源基地建设、规模化养殖的进一步发展,原料乳质量明显提升。2011年底,全国所有奶站全部纳入监管,并100%持证收购;100头以上规模牛场饲养的奶牛头数已占到总饲养量的33%;机械挤奶率达到87%以上。
质量追溯 全力确保乳制品品质
“全员、全过程、全方位”的全程质量管理体系,是近年来乳业推进质量安全管控建设的重中之重。
随意打开一盒小小的牛奶,从牛奶盒上的条形码,立刻就可以知道这批奶是什么时候出场,来自哪条流水线,具体到来自哪个奶站,哪一头牛,什么时候挤出的奶,最近牛的健康状况如何,都可以一目了然,这就是伊利的全程追溯体系。
例如生鲜乳品质监管,伊利实行了奶站建设标准化、操作标准化、日常管理标准化、建立原料奶快速检测体系、完善质量追溯体系,推行可追溯的管理流程等,从源头上保证了生鲜乳的安全。
在乳品检测环节,伊利建立了强大而完善的质检监测系统。例如,伊利公司先后投资近3亿元配备了液相色谱仪、酶标仪、抗生素检测仪等检测设备,能够在30分钟内出具三聚氰胺、抗生素及农药残留等项目的检测数据,各项检验、检测指标累计达到899项,仅在原料奶环节,伊利就实现了117项检测标准。
伊利还率先引进并实施国际先进的HACCP(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)体系,严格实施生产过程质量风险的识别和评估,对生产工艺的120多个环节深入分析可能引入的生物、物理、化学危害,细化了400多个控制要素,划分了质量风险的等级,建立了专门的控制制度和监督机制,形成了系统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控体系。
近几年来,中国乳业努力走出低价、低水平、同质化竞争的误区,如伊利等各大乳品企业在生产经营优质化、差异化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。即使在2012年,中国乳业面临着国际市场竞争加剧、乳制品进口量持续递增、原料成本上涨的严峻挑战前提下,伊利集团仍在201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1.81亿元,同比增长11.8%。